相关推荐
-
钢琴即兴伴奏教程 [VIDEO CD]/刘聪主讲
浏览量11105
-
国乐四宝精萃 [声盘]·笛子
浏览量11907
-
国乐四宝精萃 [声盘]·二胡
浏览量11314
-
国乐四宝精萃 [声盘]·琵琶
浏览量11620
-
国乐四宝精萃 [声盘]·古琴
浏览量11906
-
红旗颂 /吕其明等曲
浏览量12162
分级列表和介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第1集:矢量和标量的介绍
本视频首先介绍了矢量和标量的概念,以“一个砖块向右移动5米”为例详细说明了矢量和标量区别和联系。
-
第2集:计算平均速度速率
给出位移和时间,计算物体运动平均速度和速率。
-
第3集:求解时间
给出物体运动速度,计算需要多长时间走过一段距离。
-
第4集:由时间和速度推导位移的例子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关于位移等于时间乘以速度的应用题。
-
第5集:加速度
本段视频通过讲述一个例题,介绍了加速度的定义和应用。
-
第6集:牛顿第一定律
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的普遍表达式为:静止的物体,永远保持静止状态。而一个运动的物体,除非受到一净外力的作用,否则会保持原有的方向和速度运动。
-
第7集:牛顿第二定律
第7集主要介绍了牛顿运动第二定理,并通过简单计算来对牛顿第二定理的公式F=ma进行说明。
-
第8集:牛顿第三定律
本段视频通过几个例子,讲述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
第9集:Airbus A380飞机起飞问题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关于加速度,速度,时间关系的应用题。
-
第10集:Airbus A380起飞距离的计算
本段视频讲述了如何根据速度,加速度,时间等已知量求出距离的问题。
-
第11集:Time Line为什么距离是速度时间曲线下方的面积
本视频首先介绍了常量速度运动一定时间下的位移两种计算方法:1、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2、位移等于速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其次介绍了常量加速度在一定时间下位移计算方法:1、位移等于1/2乘以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2、位移也等于速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
-
第12集:恒加速下的平均速度
介绍物体加速度恒定的情况下,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第13集:航空母舰起飞的加速度
本段视频通过对一个例题的分析和计算,推倒出了一个根据起始、结束速度和位移求加速度的公式。
-
第14集:以恒定速率曲线运动的赛车
本段视频通过讲述了汽车拐弯的问题,说明了矢量的两个要素:大小和方向。
-
第15集:重力介绍
15集从地球上的物体都会落向地面这个普遍规律说起,介绍了牛顿从落下的苹果一事推理出万有引力的过程,然后给出了万有引力的公式,并对其中的万有引力常数进行了说明。在将地球质量、地球表面到地心的距离带入公式后,得到了重力加速度g。最后根据F=ma说明了,虽然地球与地球表面的物体之间的吸引力是一样的,但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不会让地球有可以观测到的加速度。
-
第16集:质量和重力的区分
本视频主要澄清了两个概念:质量和重力。质量有很多定义,不随着物体的位置变化。重力是星球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以地球和月球上的重力不同为例,详细说明了二者的关系,最后以磅、英尺、秒为单位引入了单位:slug的重力表示方法。
-
第17集:轨道中的航天员的重力
本段视频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地球附近的轨道上的物体不是不受地球吸引力,而是由于绕着地球快速旋转才产生了失重感觉。
-
第18集:砖块还是羽毛落得快
介绍在月球上没有空气阻力作用时,砖块和羽毛下落的运动方式。
-
第19集:用时间、加速度、初始速度推导出位移
本视频首先讲解了抛到空中的物体由于与地心距离变化很小,所以加速度不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利用简单的位移公式,即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乘以时间间隔,推导出空中物体的位移和时间间隔的关系。
-
第20集:抛体运动的位移加速度和速度
介绍抛体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加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方式。
-
第21集:从时间推算抛体运动高度
给出抛体运动滞空时间,求解抛体运动高度。
-
第22集:推导给定时间最大抛射位移
本视频讲解了已知抛到空中的物体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在加速度恒定且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推导出求距地面最大位移公式的过程,结果非常直观,并经过验证确保有效性。
-
第23集:给定高度对速度的影响
本段视频讲解了自由落体运动中末速度的求解问题:已知物体下落高度很小,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恒加速度和下落高度,那么末速度求解公式为2*恒加速度*下落高度=末速度的平方(注意速度矢量方向)。
-
第24集:二维向量的图像表示
作图表示二维向量,向量加法的概念。
-
第25集:有一定倾角的抛体运动
对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这一节讲解往斜上方抛出的物体将如何运动,求出了物体的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
-
第26集:确定空中飞行时间的另一种方法
对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这一节给出了飞行时间Δt的另一种方法,推导出竖直方向的位移公式s=v₀Δt+aΔt²/2,并以此求出飞行时间。
-
第27集:发射和着陆高度不同的情况
对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这一节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复杂化了问题,假设发射和着陆高度不同不同,即竖直方向位移不为0。这一节对这种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
第28集:抛体总位移
对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这一节继续讲抛体运动,之前一直用到的是矢量分解,这一节讲解了如何用矢量合并,求出抛体的总位移。
-
第29集:抛体总速度
对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这一节继续讲抛体运动,这一节接着之前的例子,继续用矢量合并,求出抛体的总速度。
-
第30集:改正抛射问题中的最终速度
本段视频纠正了上个视频中最后的数字错误。
-
第31集:31.斜面上的抛体
对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这一节将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假设抛体运动发生在斜面上,飞行时间不再只和速度竖直分量相关,还是水平分量相关。这一节具体讲解了该问题的求法。
-
第32集:32.单位矢量和工程表示法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怎么用单位矢量表示一个矢量,或者矢量怎么分解成单位矢量的组合。
-
第33集:33.芬威球场打出左外野墙问题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关于斜抛运动的应用题。
-
第34集:34.芬威球场打出左外野墙问题第2部分
本段视频继续上个视频中的问题,讲述了一个关于斜抛运动的应用题。
-
第35集:35.抛射最佳角度第1部分
本段视频讲述了斜抛运动中,飞行距离与初速度和出射角度的关系问题。
-
第36集:36.抛射最佳角度第2部分
本段视频继续上个视频,讲述了斜抛运动中,飞行距离与初速度和出射角度的关系问题。
-
第37集:37.抛射最佳角度第3部分
本段视频继续前两个视频,讲述了斜抛运动中,飞行距离与初速度和出射角度的关系问题。
-
第38集:38.抛射最佳角度第4部分
本段视频继续前三个视频,讲述了斜抛运动中,飞行距离与初速度和出射角度的关系问题。并求出了最佳出射角度是45度。
-
第39集:39.支持力和接触力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微观原理。
-
第40集:40.电梯中的法向力
这一节讲解了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分静止、加速、匀速、减速四种情况探讨了电梯中法向力(支持力)的大小,并详细给出了求解过程。
-
第41集:41.斜面上力的分量
假设斜面倾角为θ,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和水平于斜面的两个分量。其中垂直于斜面的分量大小为mgcosθ,水平于斜面的分量大小为mgsinθ。这一节详细给出了推导过程。
-
第42集:42.冰块在冰斜面上的向下加速度
这一节是上一节的具体例子。考虑冰斜面上的冰块,此时摩擦可以忽略不计。除了按照上一节中对重力进行分解以外,还需要考虑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法向力(支持力)。整个冰块会沿斜面向下加速。
-
第43集:43.保持斜面上物块静止的摩擦力
这一节在上一节的基础上,将冰块、冰面换成了有摩擦力的木块和木制斜面。并讲到了摩擦力如何让木块处于平衡状态。这一节还讲了静摩擦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44集:44.静摩擦系数计算更正
上一节中在计算静摩擦力系数时,不小心输入错了数值。这一节是对上一节计算的修正。
-
第45集:45.保持匀速运动的摩擦力
这一节讲解动摩擦系数。动摩擦力是物体运动时,由于接触面的粗糙所导致的阻碍运动的力。动摩擦力的大小同接触物体之间压力的大小成正比,这个比值也就是动摩擦系数。这一节通过例题求解了动摩擦系数。
-
第46集:46.静摩擦和动摩擦直观比较
静摩擦系数是相对静止时最大静摩擦力/压力,动摩擦系数是运动时摩擦力/压力。静摩擦系数一般比动摩擦力大,这是因为静止时物体之间具有一定结合力,让克服摩擦力变得更困难。这一节详细讲解了这一问题。
-
第47集:47.静摩擦和动摩擦例子
这一节通过一个例子详细讲解了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对一个静止放在平面上,表面粗糙不平的物体,施加一个大于其最大静摩擦力的力,物体在克服静摩擦力向前运动之后,之后只需要克服动摩擦力。这一节详细讲解了这一过程。
-
第48集:48.张力介绍
本段视频讲述了绳子中张力的性质,并且对一个例题进行了受力分析和分解。
-
第49集:49.张力第2部分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更复杂一点的求绳子中张力大小的问题。
-
第50集:50.加速系统中的张力和把饼扔到人脸上问题
本段视频讲述了两个关于斜面、摩擦力和加速度的综合问题。
-
第51集:51.移动滑轮问题第一部分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很复杂的关于滑轮和含有摩擦力的求加速度问题。(未完成)
-
第52集:52.移动滑轮问题第二部分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很复杂的关于滑轮和含有摩擦力的求加速度问题。
-
第53集:53.动量介绍
本段视频讲述了动量和概念和动量守恒定理。
-
第54集:54.动量,滑冰者扔球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关于动量守恒的例题。
-
第55集:55.2维动量问题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二维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应用题(未完成)。
-
第56集:56.2维动量问题第2部分
本段视频继续上一段视频,讲述了一个二维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应用题。
-
第57集:57.功和能量介绍
本段视频主要介绍了功和能量的定义,并且推导出了动能的公式。
-
第58集:58.功和能量第2部分
本段视频讲述了功和能量相互转化的问题。
-
第59集:59.能量守恒
本段视频讲述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应用,并且讲述了一个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
-
第60集:60.带有摩擦的功能量问题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道含有摩擦力的关于动量守恒定理的应用题。
-
第61集:61.机械利益介绍
本段视频通过对一个杠杆问题的讲解,介绍了机械增益的概念。
-
第62集:62.机械利益介绍第2部分
本段视频讲述了两个关于杠杆的例题,说明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
第63集:63.机械利益介绍第3部分
本段视频讲述了两种机械--滑轮和斜面的机械增益问题。
-
第64集:64.质心
本段视频讲述了物体质心的含义和应用。
-
第65集:65.扭矩介绍
本段视频讲述了扭矩的概念和一个关于扭矩的例题。
-
第66集:66.动量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力矩的概念,并且用一个例题说明了要让杠杆不转动,顺时针的力矩需要等于逆时针的力矩。
-
第67集:67.动量第2部分
本段视频讲述了两个关于力矩的例题。
-
第68集:68.单位向量表示
本段是视频主要讲述了单位矢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
第69集:69.单位向量表示第2部分
本段视频讲述了两个向量相加,画图方法和用单位向量的方法都是可以的,但是单位向量的方法更简单。
-
第70集:70.用单位向量表示抛射运动
本段视频讲述了用单位矢量方法解决以前做过的抛物运动的问题。(未完成)
-
第71集:71.用单位向量表示抛射运动2
本段视频讲述了用单位矢量方法解决以前做过的抛物运动的问题。
-
第72集:72.用有序对符号表示抛射运动
本段视频讲述了利用括号表示向量的方法,并且讲解了一道这样的例题。
-
第73集:73.抛射运动1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由落体的习题。
-
第74集:74.抛射运动2
本段视频中推导出了加速运动的普遍共识,并用这个公式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由落体的例题。
-
第75集:75.抛射运动3
本段视频讲述了用已经学过的运动学公式,推导出了一个新的使用更方便的公式。
-
第76集:76.抛射运动4
本段视频讲述了怎么应用已经学过的运动学公式解简单的加速运动问题。
-
第77集:77.抛射运动5
本段视频讲述了怎么运用已知方程解竖直上抛运动的问题。
-
第78集:78.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直观解释
匀速圆周运动中,不变的是速率,而不是速度。因此存在加速度。由于加速度不能改变速率的大小,所以在速度方向上必然没有分量,因此垂直于圆心。这一节对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进行了直观解释。
-
第79集:79.向心加速度公式图形理解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v²/r,其中v是速率,r是轨道半径。这一节用图形的方式,证明了这一公式的正确性。
-
第80集:80.角速度和速率的关系
角速度ω,表示圆周运动中,每秒角度转动的快慢程度。它同速率v之间存在关系,也就是ω=v/r。这一节推导出了这个公式。
-
第81集:81.用微积分证明向心加速度公式
本段视频讲述了向心加速度公式的证明方法。
-
第82集:82.绕圈问题
本段视频主要播放了网络上的一段关于汽车翻转过圆环的视频。
-
第83集:83.过山车答案1
这一节仍然是关于圆周运动,求过山车在圆轨迹顶点时,需要多大速率才能保证不会坠落并沿轨道运动。这一节求出了这个必须的最小速率。
-
第84集:84.过山车答案2
这一节仍然是关于圆周运动,求过山车在圆轨道运行时的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的计算也就是路程(一圈的长度)除以一圈所用的时间。
-
第85集:85.空间站处由于重力导致的加速度
本段视频讲述了如何用万有引力公式推导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并且求出了空间站或宇宙飞船轨道上的重力加速度。
-
第86集:86.空间站轨道速率
这一节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在上一节的基础上,求出了空间站轨道的速率。达到每秒7千多米。考虑一下,如此庞然大物如何能达到这种速度,要知道喷气机远没有这个速度。
-
第87集:87.角动量守恒定律
本段视频讲述了角动量守恒的问题,解释了滑冰运动中旋转现象的原因。
-
第88集:88.牛顿重力法则介绍
该视频介绍了万有引力公式的应用,利用万有引力公式求重力加速度。
-
第89集:89.重力第2部分
求一个人在地球上的重力与在另一个行星上的重力之比。
-
第90集:90.弹簧和胡克定律介绍
弹簧沿地面放置,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10牛的力,位移10米,计算弹簧的恢复力和弹性系数k,介绍了胡克法则和关于弹簧的另一些类似的问题。
-
第91集:91.弹簧势能
弹簧弹性常数为k,把它压缩x米,作图展示力与位移的线性关系,求总功和势能。
-
第92集:92.弹簧势能举例
用压缩的弹簧(弹簧常数为10)推动一块4千克冰走完一个半径为1米的环,假设没有摩擦,为了能有足够的能量安全走完这个环,开始时需要把弹簧压缩多少。
-
第93集:93.简谐运动介绍
弹簧平衡位置x=0,拉伸弹簧一段距离到A处,t=0开始放开弹簧,画出位移对应时间的函数图,并推导函数x(t)的表达式。
-
第94集:94.简谐运动第2部分
本段视频由F=-kx,F=ma,x=x(t)=Acos(ωt),a=x(t)推倒出了-mA(ω的平方)cos(ωt)=-kAcos(ωt)。
-
第95集:95.简谐运动第3部分
本段视频用一个例子讲解了如何求弹簧简谐振动时的周期和频率,这两个量互为倒数,和振幅无关。
-
第96集:96.流体1
流体是一种形状同容器形状保持一致的物质,分为气体和液体两种。其中气体是可压缩的,而液体是不可压缩的。这一节通过一个例题开始讲解液体的性质。
-
第97集:97.液体2
97集开始先回顾了上一集的内容,即能量守恒,然后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公式进行改写,引出了压强的概念,并得到帕斯卡原理,然后画图举例对帕斯卡原理进行了说明,并通过简单计算介绍了液压机器的作用。
-
第98集:98.液体3
98集通过引入密度ρ的概念推导出了计算液体内部任意深度压强的公式,即压强P=ρhg;并通过例子对该公式进行了说明。
-
第99集:99.液体4
一个碗中装有水银,将一个试管倒插在水银中,试管里是真空的,水银会上升到试管中形成水银柱,求水银上升的高度。
-
第100集:100.液体5
有一杯水,把一个边长为d的立方体浸入水面下h处,求水对立方体的合力,也就是浮力,介绍了阿基米德原理。
-
第101集:101.液体6
101集通过运用上一集所介绍的阿基米德原理对两个例子进行了求解,通过第一个例子得到,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在水中减少的重量得到物体体积,第二个例子计算得到了浮在水面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百分比等于物体密度比上水的密度。
-
第102集:102.液体7
本段视频讲述了流动流体的连续运动方程,并将它推导出来了。
-
第103集:103.液体8
本段视频讲述了液体穿过管子,系统中的能量守恒问题。
-
第104集:104.液体9
该视频介绍伯努利方程及如何用它来解题。
-
第105集:105.液体10
根据伯努利方程解题,求液体的流出速度。
-
第106集:106.液体11
本段视频讲述了液体中,两点之间压力的关系式是怎么导出的。
-
第107集:107.液体12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如何求管子中水的流量问题。
-
第108集:108.热力学1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关于气体体积和压力关系的公式。
-
第109集:109.热力学2
本段视频讲述了温度,压力,体积和气体分子数量之间的关系。
-
第110集:110.热力学3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绝对温度的概念和用绝对温度对热力学问题进行计算。
-
第111集:111.热力学4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摩尔的定义,并且将摩尔代入热力学公式,得出了一个新的公式。
-
第112集:112.热力学5
本段视频利用学过的热力学公式,解决了一个简单的例题。
-
第113集:113.静电学1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电荷的性质和库仑定理的简单应用。
-
第114集:114.静电学2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电场的分布,强度和性质。
-
第115集:115.无限大平板的电场的证明1
本段视频讲述了如何求无限大带电平板上方h处的电场强度(没有讲完)。
-
第116集:116.无限大平板的电场的证明2
本段视频继续上个视频讲述了如何求无限大带电平板上方h处的电场强度。
-
第117集:117.电势能
本段视频通过对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对比,讲述了电势能的定义和应用。
-
第118集:118.电势能2
本段视频主要介绍了如何在点电荷形成的不恒定电场中求两点的电势差。
-
第119集:119.电压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什么是电势,什么是电势差。
-
第120集:120.电容
两个带电板平行放置,面积都是A,两板距离d,一个带+Q的电荷,另一个-Q,求两个板之间的电位差和电压差,介绍了电容。
-
第121集:121.电路1
本段视频在一个简单回路中分析了欧姆定律:V=IR。
-
第122集:122.电路2
这部分主要介绍串联电路的规律。通过电子的运动速度等多种不同思考方式论证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原理,同时在此基础上得出串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规律,即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
-
第123集:123.电路3
对比着上集讲的电阻串联,这一集主要介绍电阻并联时,回路总电压、电流和支路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支路电阻怎样得到总的等效电阻。
-
第124集:124.电路4
本课讲了一个多个电阻串并联复杂电路的简化。
-
第125集:125.叉乘1
本集主要介绍了矢量叉乘的概念,从运算公式的阐释、讲解,到三维模型直观的展示,由浅入深的解释了矢量求外积的方法和思想本质。
-
第126集:126.叉乘2
本段视频分析了矢量积的解法和意义。
-
第127集:127.叉乘与力矩
本段视频讲述了力矩是个矢量,它的方向由右手定则来判断。
-
第128集:128.磁学介绍
本段视频介绍了磁性和磁体的各种性质与来源。
-
第129集:129.磁学2
本段视频讲述了磁场、磁场的定义方法和磁场的单位。
-
第130集:130.磁学3
本段视频通过一个例题,讲述了磁场中运动的带电微粒的受力情况。
-
第131集:131.磁学4
本段视频讲述了磁场中带电粒子运动轨迹,求出了圆周运动的半径。
-
第132集:132.磁学5
本段视频讲述了磁场中通电导线的受力情况。
-
第133集:133.磁学6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并且求出了这个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
第134集:134.磁学7
本段视频讲述了两条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问题。
-
第135集:135.磁学8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关于通电平行导线之间力的作用问题。
-
第136集:136.磁学9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磁场中通电线圈的受力情况(未完成)。
-
第137集:137.磁学10
本段视频继续上一个视频,讲述了磁场中通电线圈的受力情况。
-
第138集:138.磁学11
本段视频讲述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第139集:139.磁学12
本段是视频讲述了电磁感应定律,也就是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
-
第140集:140.点乘
本次课程主要讲了点乘的定义以及应用,用到了向量投影的知识。详细讲解了点乘的意义以及在物理上的应用,也讲了一些叉乘的知识,简单地做了一下比较。
-
第141集:141.点乘和叉乘
这集视频主要介绍向量点乘和叉乘的不同,从各自定义入手,并由定义延伸开去,直观上介绍了点乘与叉乘的图形意义,使观众综合、全面掌握这两种向量相乘运算。
-
第142集:142.单位向量表示的点乘和叉乘运算
这集视频再复习向量点乘、叉乘定义的基础上,给出如何计算坐标形式的向量的点乘、叉乘方法,借助简单乘法与部分行列式知识,在三维空间内对向量相乘有了新的诠释。
-
第143集:143.波介绍
本段视频讲述了波,纵波,横波的概念和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
第144集:144.周期波的幅度,周期,频率,波长
这集视频在简单叙述机械波的形成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周期、频率、波长、波速,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公式,在知其二求三的物理情境中尤为适用。
-
第145集:145.多普勒效应介绍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波场中各点的频率与观察者和波源相对速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多普勒效应。
-
第146集:146.观察到的频率的多普勒效应公式
本段视频推导出了多普勒效应中,如果波源向着观察者运动,观察者看到的周期和频率的公式。
-
第147集:147.当波源移动时的多普勒效应公式
本段视频推导出了多普勒效应中,如果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观察者看到的周期和频率的公式。
-
第148集:148.当波源和波速相同时的情况
本段视频讲述了当波源速度和波速相等时候,多普勒效应的实际情况。
-
第149集:149.马赫数
本段视频讲述了一个新的单位:马赫,并且说明了它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
第150集:150.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线照射平滑表面后严格按一定方向反射的现象。漫反射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一节用例子解释了两者。
-
第151集:15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
第152集:152.折射和斯涅耳定律
本段视频讲述了折射的概念,并推导出了折射定律。
-
第153集:153.水的折射
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发生偏折的物理现象。定量描述由斯涅尔定律给出。这一节通过装水杯子中吸管发生偏折的例子,讲解了折射概念的直观理解。
-
第154集:154.斯涅尔定律例题1
当光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像,其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又称为“折射定律”。这一节讲解了斯涅尔定律的两个基本例题。
-
第155集:155.斯涅尔定律例题2
当光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像,其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又称为“折射定律”。这一节讲解了斯涅尔定律的一个进阶例题。
-
第156集:156.全反射
当光线经过两个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部份的光线会于介质的界面被折射,其余的则被反射。但是,当入射角比临界角大时,光线会停止进入另一介质,会全部向内面反射,这称为全反射。这一节讲解了全反射的概念及例子,并讲了光纤的实际应用。
-
第157集:157.虚像
这一节讲解了镜面成像的直观解释,并作图进行了讲解。指出镜面成像得到的是虚像,虚像并非光线实际通过所形成的像,而是脑对光线直线传播的一种本能处理。同实像的区别在于,由实际的光线汇聚成的像是实像,由虚拟的光线汇聚成的像是虚像。
-
第158集:158.抛物面镜和实像
抛物面镜也就是镜面呈抛物面的反射镜。这一节主要考虑凹抛物面镜,即凹面镜。这一节讲述了凹面镜成像的特点。并指出实像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在屏上投影,而虚像不行,虚像只是脑对光线的一种处理。另外这一节还讲了抛物面镜的应用,包括太阳能加热器和车灯。
-
第159集:159.抛物面镜2
抛物面镜也就是镜面呈抛物面的反射镜。这一节主要考虑凹抛物面镜,即凹面镜。这一节讲述了凹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一节考虑了不同位置处,物体经过抛物面成像的不同特点。包括两倍焦距外,两倍焦距处,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焦点处,焦点以内等情况一一进行了分析。
-
第160集:160.凸抛物面镜
这一节继续讲抛物面镜,考虑的是凸抛物面镜,即凸面镜。同凹面镜不同的是,凸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这一节分析了凸面镜的各种性质。凸面镜的主要应用是扩大视野范围,比如转角处经常会放这样的凸面镜。
-
第161集:161.凸透镜
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具有聚光作用。实践中放大镜、望远镜等都广泛使用这种透镜。凸透镜最主要的性质就是,平行光通过透镜折射,汇聚于一点,此为焦点。这一节详细介绍了凸透镜的工作原理。
-
第162集:162.凸透镜练习
这一节是对凸透镜成像的具体练习,并以此帮助学生熟悉光的折射和反射方式。这一节具体讲解了两倍焦距外,两倍焦距处,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焦点处,焦点以内等情况,详细进行了绘图讲解。
-
第163集:163.凹透镜
该视频介绍凹透镜的成像原理。
-
第164集:164.物体图像和焦距之间的关系式
本段视频讲述了推导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公式。
-
第165集:165.物体图像高度和距离的关系式
本段视频主要讲述了凸透镜成像过程中,物体和图像高度之间比例。
-
第166集:166.g的重力场解释
g一般被称为重力加速度,但对于非自由下落的物体来说,对于静止处于地面上的物体来说,认为g是加速度有一些牵强。这一节讲了g的另一种解释,也就是重力场。所谓场,也就是空间内每一点所关联的一个量(可以是矢量或者标量)。这一节具体讲解了g的重力场理解,认为g也就是重力/质量。